close

得先聲明:

1、本人學藝不精,思慮欠周,辨證用藥或有漏失

2、這是發生在上禮拜的事,狀況又多,時序上、藥證對應上或有錯置

3、承上,本文僅做為心得紀錄,有病,請找個好醫生


前文:

颱風還沒來之前,天氣很熱,小朋友回來過暑假,為了讓他們少喝外面的飲料(看了很難受),我很努力的煮紅茶。沒想到煮的太好喝,我自己也墮落了(艸)

連幾天灌冷飲,加上每晚餐後的一罐啤酒,我發覺自己精神愈來愈差,肚子常鬧情緒,左手臂麻感隱隱蠢動,動不動就流大汗。

 

D1:

失眠到4點才入睡,醒來後精神尚可,會餓但不大想吃,兩側後腰酸痛、左後背及後項僵痛,尿色黃,昨天沒大便。

早午餐喝了一碗粥之後,上半身狂汗。後背僵痛蠻難受的,不自主的挺胸凸肚,直覺是痙。

DIY木作架子到晚上8、9點,期間會餓,但全身髒兮兮的,不想中斷木工去做飯。

吃完飯後,整個人快癱了。早上的證都還在,外加手腳酸重,坐著幾乎爬不起來。先吃了點真武湯,手腳酸重感消失。

本來想直接配栝蔞桂枝湯來吃,但還是先翻書。

【12.25】 太陽病,發熱,汗出,不惡寒者,若脈浮數,名柔痙。

【12.33】 太陽病,其證備,身體強儿儿然脈反沉遲,此為痙,栝蔞桂枝湯主之。

【12.36】 痙病,本屬太陽,若發熱,汗出,脈弦而實者,轉屬陽明也,宜承氣輩與之。

【12.37】 痙病,胸滿,口噤,臥不著席,腳攣急,必齘齒,宜大承氣湯。

我是後背僵痛,白天發熱、大汗,人有點煩燥,脈不浮不沉,跳的很快,看來我是屬陽明的痙,但又沒有大承氣湯證那麼嚴重,所以我吃了點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(事後覺得應該是調胃承氣湯)。還不錯,沒幾分鐘,後背僵痛感消失,但後腰痛還在。一晚好眠。

 

D2:

兩側後腰痛持續,尿色黃,手指關節因為木工的關係會痛。早上終於解大便了,不是很漂亮,像被壓扁的片狀。

照鏡子看舌頭時,嚇了一跳,整付舌頭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白苔......溼氣重??

白天邊做木工邊思考,吃完飯還是流了不少汗,下午左腹偶爾明顯悸動,等到收工吃完飯又是晚上9點後了,覺得右後腰腎區有一枚錢幣大小的痛點。

開始翻書,之前的熱、大汗、失眠、舌上白苔我懷疑是梔子湯系列的證,右後腰腎區的痛......臟結嗎?

【8.6】 腎臟結,少腹鞕,隱隱痛,按之如有核,小便乍清乍濁,脈沉細而結,宜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。

看到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,突然間又想到一條

【7.34】 發汗後,其人臍下悸者,欲作奔豚也,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。

發汗後,臍下悸......證要合不合的,先配點來試。嗯,有效,吃完後那個痛點就不見了,後腰酸痛還是有的。

接下來的梔子湯系列就有點頭痛了,梔子這東西,不管是我的錄音檔老師還是JT大人都有告誡過,梔子不是很友善。直接翻到陽明篇

9.45】 陽明病,脈浮而大,咽燥口苦,腹滿而喘,發熱汗出,不惡寒,反惡熱,身重;若發汗,則躁,心憒憒反讝語;若加溫針,必怵惕,煩躁,不得眠;若下之,則胃中空虛,客氣動膈,心中懊憹舌上苔者,梔子豉湯主之。

【9.52】 陽明病,下之,其外有熱,手足溫,不結胸,心中懊憹,飢不能食,但頭汗出者,梔子豉湯主之。

【9.87】 陽明病,身熱,發黃,心中懊憹,或熱痛,因於酒食者,此名酒疸,梔子大黃湯主之。

咦,感覺上少了好幾條,回頭檢索,再翻到太陽篇

【7.49】 發汗後及吐下後,虛煩不得眠,若劇者,必反覆顛倒,心中懊憹。梔子乾薑湯主之。若少氣者,梔子甘草豉湯主之。若嘔者,梔子生薑豉湯主之。

【7.50】 發汗若下之,而煩熱、胸中窒者,梔子豉湯主之。

【7.51】 傷寒五六日,大下之後,身熱不去、心中結痛者,未欲解也,梔子豉湯主之。

【7.52】 傷寒下後,心煩腹滿,臥起不安者,梔子厚朴枳實湯主之。

【7.53】 傷寒,醫以丸藥大下之,身熱不去,微煩者,梔子乾薑湯主之。

基本上,我是認為自己落在陽明證,上半身大汗(後)、熱、煩、會餓但不想吃,昨晚還算好睡,主要是舌上苔,所以我選了梔子豉湯,但...怎麼配阿??梔子14枚,豆豉4合(0.4碗)......我老實的數了14顆梔子,倒近半碗的豆豉來秤重,得到約1:4的配比(事後看到JT大人的文,建議是1:1)。吃下去後呢,感覺不大好。胸口脹硬,鎖骨間的喉嚨有點緊,打長嗝,甚至於說,有點想吐。再翻書,發現梔子湯系底下都會加註「溫進一服,得吐者,止後服」。所以吃完梔子豉湯會想吐是正常的??那「止後服」的意思是說「吐完後,再吃第二服」還是「有吐的話,那第二服就不要吃了」??更!算了,1/2的機率玩命太冒險了,我吃了點生薑瀉心湯把胸滿想吐打嗝的證解掉後就去睡了。當天晚上,又失眠了,快抓狂了~~睡不著的時候感覺有點餓,口水很稀、一直分泌。

 

D3:

一夜無眠後起床繼續做木工,身上的證:後腰酸痛、舌上白苔未退、尿黃、大便不很結實,沒有之前熱,但還是會熱,汗比之前少,但還是算大汗。後來在小便時,又看到黃黃的尿,阿~~我這白癡,茵陳蒿湯啦~~~~~~

吃不下、失眠、尿黃、頭大汗、身熱......趕緊翻書,一樣是在陽明篇,跟梔子湯系交錯

【9.60】 陽明病,發熱汗出者,此為熱越,不能發黃也;但頭汗出,身無汗,劑頸而還,小便不利,渴引水漿者,此為瘀熱在裏,身必發黃,茵陳蒿湯主之。

【9.83】 傷寒七八日,身黃如橘子色,小便不利,腹微滿者,茵陳蒿湯主之。

【9.84】 傷寒,身黃、發熱者,梔子柏皮湯主之。

【9.85】 傷寒瘀熱在裏,其身必黃,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。

【9.86】 陽明病,身熱,不能食,食即頭眩,心胸不安,久久發黃,此名穀疸,茵陳蒿湯主之。

【9.87】 陽明病,身熱,發黃,心中懊憹,或熱痛,因於酒食者,此名酒疸,梔子大黃湯主之。

【9.92】 諸黃家,但利其小便,五苓散加茵陳蒿主之;假令脈浮,當以汗解者,宜桂枝加黃耆湯。

【9.94】 陽明病,腹滿,小便不利,舌萎黃燥,不得眠者,此屬黃家。

我一直因為看不到身黃,所以把這一系列的湯方都排除掉,後來覺得,「身黃」應該是有程度差異的,或說是有時程的,尿色變黃應該也算,而且皮膚本來就偏黃黑的人,沒有黃到一個特異程度,應該是看不大出來的吧。看完這幾條後,我又追認了一些證,沒有特別渴,但一直想喝冰水,尿尿次數已經有一陣子偏少。嗯,馬上配來吃。吃完後...沒感覺,幾個鐘頭後尿尿時,顏色轉帶紅的濃茶色,舌上苔已經退了一半多。繼續吃。到晚上睡前,還是尿濃茶,舌上苔剩右邊一小塊。那種奇怪的飢餓感消失,變成正常餓(很難形容),吃的比之前多。看來是有打到,接下來呢,打算用五苓散或再加茵陳蒿來善後。

D4:

神清氣爽~~~~~~

之前的證只剩下後腰兩側酸痛(比之前輕微),木作架子也完工了。繼續吃了兩回茵陳五苓散,小便顏色恢復正常亮黃色,吃飯也吃的下,每天都有大便(不是很標準),體重少了4公斤:p


結論:

1.只要經常性的流大汗,不一定是要吃發汗劑,就有可能因流汗過度而痙。當初用白虎加人參湯解痙,我是一點把握都沒有,就照書推想而已,我到現在還沒辦法接受為何效果如此之快:p。至於說,如果打一開始我就下茵陳蒿湯,是不是也能解掉後背的僵痛呢?.........不知道。我也不想再來一次。

2.經常灌冷飲,會損耗正氣。簡單想,人體上上下下都是30幾度,一天喝下1000CC5℃的的冷飲,假設全都尿出來好了,那大概有30℃的溫差,會耗掉人體30大卡的熱量,這熱量來源當然不是燃燒體內脂肪來支應,而是耗掉本來供應臟腑運作的能量。所以常灌冷飲會導致:臟寒、食麋腐熟程度不佳、水飲或濕氣內停、胃氣水平降低、上供肺系統的宗氣不足、皮毛粗疏、新陳代謝力道下降、腹部囤積脂肪、精神不濟,以上,都是立即而短期可見的傷害,久了......

3.「瘀熱在裏」、「裏有熱」、「熱入於裏」之間的關聯性......我還是沒辦法想透澈。「裏有熱」的白虎湯系的熱應該是虛證,津液大損之後,臟腑所發出的熱(相火)變得相對高,因而令人覺得熱煩而大汗。五苓散或茵陳蒿湯系的熱跟白虎湯系的熱有交集,交集之外還有實質的東西積存在脾胃,持續吸收體內的熱,這股實熱逼得膽汁無法下降走消化道,反而逆向走三焦水道或血管,所以尿黃、身黃、目黃、食不下。那陷胸湯系的「熱入於裏」,起因來自於「表證誤下」或類似的行為,本來要透表而出的熱被往下帶,往下走的過程又不是很順,一股實熱卡在胃肺之間,這股熱無法藉由汗透表或尿排除時,就會造成心下滿硬痛;那如果這股熱再往下掉,就可能造成「身黃」的「瘀熱在裏」。至於梔子湯系或瀉心湯系的熱,可能就偏向是種「無根的輻射熱」,但一樣是卡在心下。

4.那個梔子豉湯的配比,我錯了。我拿來秤重的梔子應該是「梔子仁」,一顆梔子會有很多顆梔子仁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8in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